【Fintech 周报】多地监管:警惕稳定币沦为集资

【Fintech 周报】多地监管:警惕稳定币沦为集资

【Fintech周报旨在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 多地紧急敲警钟:警惕稳定币沦为非法集资、诈骗工具

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相关概念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多地监管机构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直指这一新兴概念正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7月10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文指出,一些不法机构与个人,假借“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数字资产”等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新型金融概念认知尚不深入的特点,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稳定币投资项目”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

7月7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也发布类似提示,直指稳定币等数字货币被不法机构利用为犯罪工具,指出:​这类不法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不具有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该类机构利用稳定币等新概念进行炒作,编造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并吸收公众资金,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 财政部发布险企长周期考核新规

7月11日,财政部重磅发布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新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通过弱化短期收益考核压力,引导险资减少股市短期抛售冲动,鼓励加大权益投资布局。

据财政部表示,上述《通知》旨在为落实中央金融办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持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21财经】

  • 金监总局点名网贷三类陷阱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 “金监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紧急发布风险提示,曝光三类典型虚假宣传套路,提醒公众警惕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成本等陷阱,避免陷入经济纠纷和财产损失。

金监总局明确揭露了当前网贷虚假宣传的三大常见“套路”,直指其隐蔽性与危害性:一是混淆概念误导贷款。二是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三是隐瞒贷款实际成本。

  • 保险业严监管持续:上半年罚金近2亿,虚假材料成重灾区

2025年保险业延续强监管态势。从金融监管总局官网统计,上半年针对保险业开出约​​1100张罚单​​,​​罚款总额约1.9亿元​​。编制虚假报告、虚挂中介套费成行业两大顽疾。财险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罚单超过400张,涉及约260家机构,机构罚款金额超1.1亿元。其中​​超250张罚单​​指向虚假报告,虚挂中介套费紧随其后。人身险公司​​罚单同样超过400张,涉及约240家机构,罚款5300万元。​​近200张罚单​​涉及虚假报告,给予合同外利益、代理人管理失职问题突出。中介机构​​领罚近200张,约100家中介被问责。

  • 湖南多家银行“养老贷”业务被叫停

据财联社报道,多位湖南地市农商行业务人士向记者证实,湖南省农信联社在7月10日发出通知,要求辖内农信社、农商行暂停办理“养老贷”业务,并迅速下架有关产品宣传和视频。通知还称,7月9日前已经签合同的不受影响。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此前湖南省内约40家农商行曾官宣过“养老贷”业务。其中,临澧农商行在6月初的推送中表示,该行投放“养老贷”规模已突破3000万元。

  • 13家支付机构正式换发“长期有效”牌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换证)公示信息(2025年7月第一批次)。

公示信息显示,资和信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易宝支付有限公司、山东运达支付有限公司、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云汇支付(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市汇聚支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石基支付科技(广西)有限公司、乐刷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花瓣支付(深圳)有限公司、邦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畅捷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盛迪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限变更为长期。

行业动态

  • 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累计总额超过6300亿元

7月11日,招商银行和西安银行双双派发红包,而就在前一日中信银行和北京银行也刚刚实施完毕分红。根据同花顺统计,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累计总额超过6300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加了200亿元。就在银行派发去年红包的同时,银行的中期分红也在路上。大额红包也让银行股大火,以工农中建等为代表的18只银行股在2025年年内先后创出新高,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7%,成为今年行业板块“最靓的仔”。

  • 上半年2800多家银行网点“撤退”,超去年总和

据《国际金融报》,依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金融许可证信息”栏目列出的“商业银行”的“机构退出列表”查询功能,记者梳理发现,以机构退出日期为准,截至官网最新统计日期(7月7日),年内宣布关停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网点数量高达2881家,较2024年全年总数2533家还要多出348家。其中,农商行关停的网点最多,有超2000条记录。国有大型银行共有244家网点“撤退”;股份行和城商行数量较少,分别有149家和105家网点终止营业。

  • 小贷行业加速出清,年内超350家公司遭清退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2025年以来,小额贷款行业清退进程持续加速。据企业预警通统计,北京、江苏、云南、湖南、内蒙古等多省份密集发布公告,集中公示“失联”“空壳”或者取消小贷业务牌照的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已达354家,推动行业“去芜存菁”。

  • 6月末我国外储规模站上3.3万亿美元,黄金储备连续8个月增加

7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6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与此同时,央行披露黄金储备数据。2025年6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八个月增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每经】

  • 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2万美元

7月14日,OKX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12万美元,触及120088美元,涨超1%,继续刷新价格高点。这也是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2万美元。从整体行情来看,加密市场整体上行,以太坊(ETH)价格突破3000美元,SOL价格24小时涨超2%。就板块而言,solana板块涨超8%,NFT生态板块涨超6%,存储项目板块涨超5%。

企业动态

  • “苏超”带爆股价,江苏银行高管拿出2400万增持

7月10日,江苏银行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7月9日,江苏银行高级管理人员、部分董事、监事及全行中层以上干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16.48万股,累计增持金额2427.82万元。增持完成后,江苏银行高管总计持股595.15万股,占总股本的0.03%。具体来看,本次增持中江苏银行董事长葛任余增持1.18万股,累计持股达到5.29万股;行长袁军增持2.17万股,累计持股2.17万股;监事长季金松增持1万股,累计持股2.69万股。

  • 华侨银行集团最新任命,陈德隆接替黄碧娟出任CEO

7月14日,华侨银行发布公告,任命陈德隆为新一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华侨银行宣布,陈德隆将于2026年1月1日接替黄碧娟出任新一任集团首席执行官,黄碧娟将于2025年12月31日退休。为保障顺利交接,即日起陈德隆将兼任代理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

  • 上海农商银行回应拒收旧硬币:已对符合要求的硬币遵照相关规定予以兑换

对于拒收硬币一事,上海农商银行(601825.SH)称,已对符合要求的硬币遵照相关规定予以兑换。7月9日晚,就网传拒收旧硬币一事,上海农商银行回应澎湃新闻称,近期,该客户多次携焚烧痕迹严重,存在变形、磨损的硬币来我行多个网点要求兑换,对于此类频繁、量大、特殊的残损硬币兑换业务需求,我行出于提高清点效率和提高鉴别准确度的考虑,也为了最大程度维护客户权益和减少客户等候时间,建议客户前往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上海地区相关银行网点兑换。我行同时提出,如果客户交通不便,我行可提供车辆送客户前往兑换。虽与客户多次协商,但客户始终拒绝前往。基于客户坚持要求在我行网点进行兑换,为避免误收误兑,我行安排专人专柜以当面清点的方式,对符合要求的硬币遵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相关规定予以了兑换。

  • 蚂蚁国际称和Circle合作消息不实

据媒体报道,蚂蚁集团正与美国加密稳定币公司Circle合作,在其全球业务部门“蚂蚁国际”(Ant International)的区块链平台上,引入Circle发行的USDC稳定币。傍晚,针对蚂蚁国际与Circle合作的传闻,蚂蚁国际表示:“媒体报道不准确,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

  • 西班牙最大商业银行时隔十年拟再次在华设立分行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深圳筹建分行,深圳拟新增一家欧资银行。批复显示,在筹建期内,桑坦德银行应成立“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筹备组”,指定筹备组负责筹建事项,并将筹备组负责人名单报告深圳金融监管局。资料显示,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成立于1857年,是西班牙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

海外动态

  • 新加坡开出1.5亿反洗钱罚单,金融机构收紧第一道防线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对9家金融机构开出总额高达2745万新元(约合人民币1.54亿元)的反洗钱罚单,创下该国史上罚单金额第二高纪录,受罚机构涵盖银行、资本市场服务供应商及信托公司等多个金融领域。在巨额罚单之外,此前MAS已围绕反洗钱展开了一系列监管行动,包括对家族办公室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提高数字货币平台的牌照发放标准等。【21财经】(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编辑|胡珈萌

常见问题
0
分享海报

评论0

请先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