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 文
在《数据资本论》这本书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连接科学(MIT Connection Science)实验室的阿莱克斯·彭特兰等人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数字经济图景。他们以敏锐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重构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技术预测作品,更是一幅关于如何重新定义和分配数字时代生产要素的宏大蓝图。
周涛 等译
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5年7月
那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描绘了一种通过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经济转型的愿景。 在当今这个数据无处不在的时代,作者强调创建一个更加富有弹性和更公平的经济体系的重要性。他们提出,数据不再只是简单的信息,而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可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如同我们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水、电和公共交通一样,未来我们能够共享数据,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福利。
当前,所有人都认同数据已经成为与土地、劳动力和金融资本并驾齐驱的核心生产要素。但正如经济学家托马斯 · 皮凯蒂(Thomas Piketty)所言,真正的问题是数据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数据垄断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痼疾,从社交媒体到移动支付,从医疗数据到个人征信,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源被锁在各自的“数据孤岛”中。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经济发展,而且制约了社会进步。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通过建立数据合作社这样的创新机制,让数据真正服务于社区,而不是被少数科技巨头垄断。
在传统的经济体系中,我们习惯了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就像大自然选择了弹性作为生存之道一样,未来的经济系统也需要更强的适应性和恢复力。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这种转变的可能性,从医疗数据共享网络到城市创新联盟,这些分布式系统正在展现惊人的生命力。
其中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数据合作社。想象一下,有一个由人们自愿组成的社区,每个人都能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共享自己的数据。这样的合作社模式既可以提高数据利用的效率,又能够提升社区内部的决策能力。数据合作社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数据的真正主人,共同从数据应用中获益。这一理念特别契合中国在推动数据治理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的战略目标。
去中心化的数据合作社概念自然也影响到金融领域,作者在此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设想: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分布式新型数字货币体系。从传统的现金支付到数字支付,人类的交易方式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改变。通过创新的数字货币架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加透明、高效的金融体系,让金融服务真正惠及每一个人。数字货币能够提供更便捷和透明的交易环境,并会彻底改变我们现有的交易方式。借助区块链技术,这种货币不仅能够提高交易效率,还能降低交易成本,为国际贸易和日常经济活动带来新的可能性。这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对正在去美元中心化、建立更公平的全球金融秩序的中国而言,数字人民币将是新经济的基础设施,拥有广阔的前景。
本书也探讨了AI算法在新经济中的角色。随着技术的发展,算法已经成为许多决策过程中的核心工具。
当我们为AI带来的便利欢欣鼓舞时,作者也提醒我们注意AI治理中的伦理问题。就像一位睿智的观察者所言,数据和AI系统不应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需要建立透明、负责任的算法系统,确保AI发展始终以人为本。算法的设计必须具备公平性和透明性,以避免可能的偏见和不公正。这对逐步规范数据使用和注重保护隐私的中国社会来说尤为重要,也与中国的长期政策目标——建立一个负责任、可持续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不谋而合。
如果说工业革命让我们进入了机器时代,那么数字革命则将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同时释放数据价值,如何让数字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个人,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数据资本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答案,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
在未来,数据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所有人共同的财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数据的主人,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使用者。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经济转型的著作,更是一份关于数字时代社会正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为北大汇丰商学院未来实验室首席未来学家)
请先
!